新华社南京7月17日电 题:锚定制造不放松——南京溧水区以先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前4个月,南京市溧水区签约了38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达197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超九成。
自2005年确立“工业立县”,到创建成为南京唯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溧水20年来始终锚定制造业,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成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7月17日,乔锋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项目工地上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项目将建设数字化工厂、研发中心及智能仓储系统等,成为乔锋智能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公司总经理牟胜辉说,这一项目将主要进行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
乔锋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是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在其带领下,三众精密、台诺机械等一批行业配套企业相继落户溧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体系。
“10分钟供货上门,企业之间步行就能洽谈订单。”三众精密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燕说,公司专业从事高端数控立车、立磨、车磨中心组装生产制造,2024年6月启动了二期项目,即将投产。
数控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在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据溧水区工信局介绍,溧水区以永阳街道为主阵地,已集聚整机、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企业164家。2024年入选江苏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溧水区深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产值600亿元、增长14.3%,智能家居、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装备、储能与氢能等产业产值也均超百亿元。
今年1至4月,深蓝汽车交付2万余台,同比增长58%,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位于溧水的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深蓝S07。随着深蓝S07热销,企业产值不断攀高,2024年达140亿元。
与传统造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更智慧,所造的车更“聪明”。记者在南京长安生产车间看到,400多台移动机器人在电脑指挥下,不仅可满足3000多种个性组合的自由切换,而且造车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溧水还规划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基地。2024年,溧水开发区吸引了易咖智车城市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等项目落户。公司负责人杜万云说,易咖智车赋能无人驾驶在物流、安防巡逻、环卫清洁等领域应用,总投资达30亿元,将于9月完成一期交付。
近年来,溧水区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培育了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8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溧水区科技局介绍,溧水区与白下高新区、鼓楼高新区等结成“伙伴园区”,实现“研发在主城、制造在郊区”;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20余所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制定企业技术需求、高校院所匹配、成果转化政策“三张清单”,2025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2.8亿元。
4月29日,总投资约40亿元的追觅科技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项目在溧水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建设工厂车间、仓库、研发楼及配套辅助设施,新建洗衣机、冰箱产品生产线条,预计年产冰箱、洗衣机近500万台。
在开工仪式上,追觅品牌总裁常新伟说:“这一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多月时间,让我们见证了‘溧水速度’和‘溧水服务’。”
据溧水区发展改革委介绍,溧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营商环境“溧刻办”、服务企业“溧刻达”、金融支持“溧刻贷”等服务矩阵,实体化运行涉企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平台,开展“逢6日”企业家服务日活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
2025年以来,溧水推出为企服务“五件事”工作机制,即项目全流程推进、助企拓展市场、企业出海一起帮、一家企业一次查、企业诉求“一站办”,努力打造环境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从制造起步,因制造而兴。2025年一季度,溧水区GDP增长6.2%,位列全市首位,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2.3%。
溧水区有关负责人说,溧水将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最大本钱”,扎实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